有部分家长和孩子认为,
教室里的照明灯越亮越好,
照度越高越好,
真是这样吗?
亮与暗到底是什么?
亮度是指发光体(反光体)表面发光(反光)强弱的物理量。人眼从一个方向观察光源,在这个方向上的光强与人眼所“见到”的光源面积之比,定义为该光源单位的亮度,即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发光强度。亮度是人对光的强度的感受。它是一个主观的量。与光照度不同的,由物理定义的客观的相应的量是光强。亮度也称明度,表示色彩的明暗程度。所以,所谓的亮度和光照度有本质的区别。
照度是教室照明的重要指标
作为教室照明最重要的指标之一,《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》对此作出明确规定:教室桌面上的维持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300lx,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.7;教室黑板应设局部照明灯,维持平均照度不应低于500lx,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.8。
教室照明只要够亮,就不容易近视?这是部分学校和家长的认知误区。
事实上,教室的光环境要综合考量照度、眩光值、显色指数、频闪、色温、蓝光危害等各种因素,过亮或过暗都可能诱发学生近视。真正优质的教室照明,应该做到照度优、无眩光、显色指数高、无频闪、色温适中且无蓝光危害。
教室照明设计的缺陷通常会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和精力不集中,不但使学生视力受损,更让学生求知欲望降低,对整体学习风气造成很大的影响。反之,若教室中拥有良好的照明条件,不但能有效的提升学习气氛,就心理层面而言,随时都能保持良好的专注度,对课程充满浓厚的兴趣;就生理层面而言,眼睛不再感到疲劳,且充足的照度,将有效改善近视问题。